你好,我是渊忆,这是我分享的第一篇心得。我学习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,我想在这里分享一下我对计算机专业的看法和学习方法。
计算机大类专业有很多,如有人工智能,计算机科学与技术,物联网,大数据等专业。在我看来,这些专业在本科阶段学习的内容没有本质区别,到了研究生阶段才会出现明显的区分。
计算机专业在本科阶段的学习内容十分广泛,有高等数学,线性代数,离散数学,概率论,数字电路,模拟电路,数据结构与算法,计算机组成原理,计算机网络,计算机操作系统,面向过程的语言C,面向对象的语言Java等高级语言。
除此之外还有很多,总而言之,计算机学习内容分为三类:
理论基础知识:高等数学,线性代数,大学物理,离散数学,概率论,数据结构与算法,编译原理……
硬件基础知识:数字电路,模拟电路,计算机组成原理,计算机网络……
软件基础知识:unity,C,C++,C#,Java,Python,MySQL……
大学的培养方案就是先学理论知识和少量的软件知识,再学硬件知识,最后完善软件知识。这种培养方案叫做“自底向上”,这种培养方案有好有坏,好处是发现自己不适合计算机专业可以快速转专业,因为大部分工科学习的理论知识都是一样的;坏处是容易打击学生自信心,让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,不知道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。
在我看来,理论知识,比如数学,算法,它们能决定你能走多远,而软件知识决定你能不能走起来,如果走都没有走起来,更不要谈能走多远了,所以,我认为最理想的学习方法其实是“两头夹”,既从底层学起,又学习软件知识,尝试使用现成的框架搭建自己的项目。比如说,我要学习计算机网络,不妨自己搭建一个网站,一边学习理论知识,一边学习怎样应用。
大学教育,已经脱离社会生产了,大学学习的内容是无法直接参与社会生产的,不要期望于学校教你找工作需要的技能。大学教育,培养的是全能的工程师,实际上,大学的学习时间不够,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让你全部精通,所以找好自己的方向,重点学习,不要跟着学校学习,如果跟着学校学,你学习的东西挺多,但不够深入,不够深入约等于没用,比如C语言,简单的学习那些规则一点用都没有,C语言最厉害的东西就是它的【指针】,指针可以实现链表的构建,链表在数据结构中是非常重要的,好好问问自己,指针会不会使用。不要贪多,要将知识学透。
还有很重要的一点,我希望大家能明白,大学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,而是为了参与社会生产,我们上大学的目的是为了就业,千万不要为了考试而去学习。
以上,就是我学习计算机的心得,可能有一些错误,欢迎在评论区指正。